今年鐵礦石進口量可能在6.6億噸,明年可能會達到7.2億噸,同比增長在9%左右。明年鐵礦石價格依然會是一個波動的局面,范圍是在120-180美元。工信部原材料司鋼鐵處提供的數字顯示,2000年我國鐵礦石進口6997萬噸,2005年進口2.75億噸,2008年進口4.4億噸,到去年進口量已經達6.2億噸。進口礦產消費比例從2000年的25.21%持續增長至67.72%。由于鐵礦石市場主要有國際三家巨頭公司壟斷,因此中國鋼企巨量的鐵礦石需求沒能帶來價格的實惠,卻推漲了全球鐵礦石價格走勢。從去年開始,國際三大礦已經停止了長協機制,改為季度現貨基準價格,這對于需求巨大的中國鋼企方面更為不利。
我國鋼鐵行業長期面臨的產能過剩問題在短期內仍難以有效緩解。據中鋼協預計,今年全年粗鋼產量將達6.8億噸,大口徑方管同比增長約4400萬噸,增幅達6.9%。工信部官員表示,“十二五”期間,鋼鐵行業淘汰落后的標準將不再提高。“今年1至10月,黑色金屬礦采選、冶煉及延壓加工(鋼鐵)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1363億元,同比增長18.9%,而去年同期增速只有1.6%,行業產能擴張加快。環渤海地區仍是投資熱點,卻也是產能過剩比較嚴重的地區。”中鋼協秘書長說。
2011年上半年鋼材價格上漲主要由成本推動,1-3季度鐵礦石價格高位堅挺,對鋼價在成本上形成有力支撐;三季度末開始鋼材價格率先下跌,之后延續弱勢。展望2012年,國內鋼材價格受成本支撐逐步弱化,疲弱的需求將主導價格走勢。預計全年鋼價整體運行相對平穩,均價略低于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