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礦市場持續攀升。目前大部分進口礦貿易商對短期內市場普遍持樂觀態度,個別商家封盤待漲,而隨著厚壁方管市場的回調又給進口礦后期走勢蒙上陰影,貿易商觀望氣氛有所加重。近日,進口鐵礦石市場又興起“整風運動”,中鋼協和五礦商會已成立審查辦公室,未來對每一單鐵礦石貿易進行審查,以規范進口鐵礦石的流向,要杜絕進口鐵礦石流入不符合節能減排標準的企業。中鋼協表示,未來對進口鐵礦石企業資質標準進行調整,具備進口鐵礦石資質企業數量可能將減少。此政策的出臺,將使得進口礦市場運行更為艱難,有可能催生國產礦市場的進一步追漲。
國際海運市場上沖力度不足。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干散貨運價指數周二自7月中旬以來****下滑。因此市場交投較為活躍,但基本面因素缺乏無法繼續支撐運價上漲,大西洋區域西澳至中國的運費支撐不夠有所下滑。截至8月5日,BDI指數漲至1,978點,比上期漲36點,漲幅為1.85%。巴西至中國海運費報至20.342美元,比上期漲1.574美元,漲幅為8.39%;西澳至中國海運費為7.021美元,比上期漲0.051美元,漲幅在0.73%。
2010年,隨著鐵礦石長協議價機制的全面瓦解,新的厚壁方管定價機制不斷向現貨定價機制靠攏。應避險需求而生的鐵礦石掉期合約再次走入了國內鋼鐵企業的視野。不同于期貨,率先推出鐵礦石掉期交易合約的并非交易所,而是對利益有著敏銳嗅覺的國際投行。國際金融資本創造了鐵礦石掉期交易合約,并在全球范圍尤其是中國市場積極推廣。6月份,日本三井商社決意涉足鐵礦石掉期交易,與瑞士信貸簽訂了日本****鐵礦石掉期合約(交易涉及的是今年下半年每月1萬噸的鐵礦石)。目前,三井控股的鐵礦石產量已經躍居世界第4位。作為全球鐵礦石第二大進口國,日本涉足鐵礦石掉期市場或將倒逼中國企業直面一直以來刻意回避的衍生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