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碳鋼本身不經過熱處理,其組織轉變應力小,塑性變形好,一般不會出現裂紋。但進行滲碳后表層含碳量比心部高,使表層和心部應力的分布有很大的變化,從而導致零件在淬火、噴丸、冰冷處理以及磨削加工過程中,表層出現微裂紋和宏觀裂紋等。一般滲碳裂紋有以下幾種。
(1)顯微裂紋:該裂紋多發生在滲層有粗大馬氏體片中,淬火時奧氏體晶粒粗大,則導致淬火后裂紋的增多,當表層呈拉應力狀態時,該裂紋會明顯地降低疲勞強度,大口徑方管導致零件出現早期的損壞。因此可采用細晶粒滲碳鋼種,控制滲碳層碳濃度和淬火加熱溫度,延長淬火后低溫回火的時間等。
(2)淬火裂紋;
(3)磨削裂紋:對滲碳零件進行磨削加工時,產生的熱量使表面層的溫度提高,應力分布發生變化,促使殘余奧氏體向馬氏體轉變,這將使滲層脆性增加,易于在應力作用下形成裂紋。磨削后的表層在200-300易出現開裂。在該溫度范圍內,內部的殘余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容易造成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