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我國的龍頭鋼企其實在環保設施、產能控制還有經營業績上都做得不錯,但是由于部分鋼企的無序競爭,使得一些運營良好的鋼企的鋼鐵板塊業績也被拖了后腿。因此,隨著環保成為落后產能的判斷標準,龍頭企業的成長環境將得到優化。 鐵礦石行業有望減負 工信部公布的《2015年原材料工業轉型發展工作要點》中,還****以官方身份提及虧本運營近半 年的鐵礦石行業。“加強鐵礦石資源保障。
支持資源儲量大、生產水平高、節能環保符合****要求的大中型鐵礦山建設,歐美大口徑方管市場的出口優勢十分明顯。厚壁方管保持穩定供應能力。研究調整國內鐵礦山稅 費政策,借鑒國際礦業大國做法,推動國內礦山減負。繼續提升國內現貨平臺、鐵礦石期貨、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等對鐵礦石市場的影響力,促進建立公平公正的鐵礦石價格形成機制。” 業內人士稱,工信部的表態,可謂久旱逢甘露——鐵礦行業期待減負已經大半年了。
上證報2月曾以《國產鐵礦大幅減產對外依存度飆升》報道中國鐵礦窘境:由于跌破了成本,去年6、7月間,即鐵礦價格在100美元時,國內陸續傳出礦山停產消息。截至3月2日,國際礦價以跌至66美元/噸。去年四季度,鐵礦減產、停產者進一步增多。 據悉,海外礦山成本普遍在30至40美元。在60至70美元情況下,四大海外礦山雖然利潤大降,但堅持擴產戰略,而中國企業越生產越虧。
工信部的表態,讓鐵礦石行業看到了希望。記者獲悉,國內礦企反應**多的是資源稅。鐵礦石資源稅還未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另外,礦企還希望調整增值稅、燃油稅和地方調節基金等。 業內人士測算,減負后,國內礦企成本可減少約2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