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我國加入WTO后,我國的企業就開始了面對市場國際化的現實。鋼鐵作為大宗商品,我國厚壁方管流通走向國際化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必然趨勢。對于鋼鐵行業來說,走向國際化的企業主體有兩類,一是鋼鐵生產企業,二是鋼鐵物流企業。鋼鐵生產企業通過對鋼材產品的優化升級,提高產品檔次和質量,提升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注重在海外設立銷售機構,并加強向海外用戶宣傳企業形象和產品。而鋼鐵物流企業可以通過與國外知名的物流企業進行合作,利用其先進的物流技術和管理理念,提升企業參與國際貿易的核心競爭力。
由于期貨價格連續大幅上漲,所以交易量也大幅增加。螺紋鋼0910成交量為152.4萬手,增量72萬手,幾乎翻倍,也創出鋼材期貨上市以來的天量。螺紋鋼的總成交量則沖至182萬手。“為什么鋼材大漲,而金屬大跌,關鍵還在于定價權,”南華期貨研究所所長朱斌表示,有色金屬的價格完全是市場決定的,作為廠家沒有定價影響力。而鋼廠在價格制定上的力量很大,近來鋼廠紛紛大幅上調出廠價,因此導致鋼價繼續上漲。朱斌表示,鋼材隨時都可能大幅調整,其上漲的陡峭程度不可持續,現貨市場也會出現有價無市的局面。“有色的大陰線隨時可能在鋼材上重演。”
金融危機發生后,厚壁方管現貨市場的價格跌破了長期協議礦的價位。2008年,由于鋼企無力承擔高價的長協礦,當時幾乎所有擁有長協礦進口資質的鋼企都在鐵礦石以及運輸合同方面有不同程度的違約行為,沒有企業全額完成合同量。武鋼集團總經理鄧崎琳向記者直言,“鋼廠如果繼續采購長協礦,無異于自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