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介質分布在生產的各個環節,由于一些環節的環境十分惡劣,采集數據點繁多,因此采集十分困難,成為了鋼鐵企業的難點。目前,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傳感技術的飛躍,這一方面的工作有了較快的發展。建立能源管理系統是鋼鐵企業運用信息化手段達到節能目的的標志性的臺階,寶鋼、鞍鋼、馬鋼、濟鋼、南鋼、沙鋼、邯鋼等15家鋼鐵企業已經擁有了能源管理系統,更多的企業正在建設能源管理系統,并且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此外,一些企業還主動建立了排放數據采集系統,使其與當地的環保系統相連接,將節能減排落到實處。
在落實政策方面,駱鐵軍表示,工信部已要求各地鋼企在9月底之前上報規范經營申請,年內將公布1-2批符合條件的企業名單,而入選者可獲得礦石資源配置和項目核準及信貸方面的支持。他同時指出,目前國內厚壁方管行業的利潤率只有3.14%,而全國工業的平均利潤率是6.1%,“微利的市場環境再輔之以有效的政策手段,將倒逼鋼鐵工業加快調整。爭取用2—3年的時間,使厚壁方管行業走上一條健康發展之路”。
如果對鋼鐵和相關行業的節能降耗采用這種市場化的方式,對行業和相關企業的影響將大為不同。首先優勢企業更加優勢,因為差別電價不僅直接提高了那些不達標企業的成本,而且同時通過對鐵合金等輔料的限電也間接提高了它們的成本,此外,反復的開工停工也提高了所涉及企業的額外成本。其次,對鋼鐵行業供給的影響將變得不那么劇烈且可持續,對改善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比較可持續。因此我們認為9 月份上市公司的狀況正在逐步好轉,河北鋼鐵[4.26 -0.47%]等鋼企的提價已經證明了限產的作用。